化学学院邀请朱有亮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指导

发布时间:2025-07-07 供稿单位:化学学院、科学技术处 撰稿:朱博 点击次数:

近日,吉林大学朱有亮研究员应邀莅临我校化学学院,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软物质分子模拟软件的创制与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学术氛围浓厚。

朱有亮研究员,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1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发展软物质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软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在Nat. Nanotechnol., Nat. Electron., Nat. Commun., Adv. Mater., ACS Nano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开发了PyGAMD和GALAMOST等分子模拟软件,获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2项、横向课题6项,以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现任高分子科学与技术(Polym. Sci. Technol.) 和材料基因工程前沿(MGE Adv.) 等期刊青年编委。

朱有亮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软物质物理与化学模拟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分子模拟软件开发与多尺度建模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在报告中,朱研究员围绕软物质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在自研分子模拟软件平台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展示了该平台在高分子材料、液晶体系、生物大分子等典型软物质中的应用成果。

报告中,朱有亮研究员不仅系统讲解了模拟软件的算法设计、性能优化与并行计算策略,还分享了在实际科研问题中的应用实例,展示了软物质模拟如何助力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他特别强调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推动软物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分子模拟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软件应用范围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踊跃提问,朱研究员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师生在软物质模拟领域,特别是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复杂体系建模中的应用视野,也为我院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深化与方法创新的有益启示。关威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连接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重要手段,在高分子材料、自组装体系及生命体系研究中展现出广泛前景。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团队在该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模拟技术与实验研究的融合发展,力求在软物质研究前沿取得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突破。


初审:黄宇彬

复审:李东生

终审:王大为